DC 中文站

深度报道 | “小季”不小,一年多季订货模式在本土成为大趋势

发布日期:2025-01-04 10:41    点击次数:72

  撰文:Di Huang   编辑:Nion   转载自:WWD国际时尚特讯   原标题:深度报道 | “小季”不小,一年多季订货模式在本土成为大趋势   自 1910 年巴黎时装周诞生以来,一年两季便成为时尚产业默认的运作模式。区别于以隆重的时装秀为发布形式的春夏系列和秋冬系列,pre-collection(季中系列)大多以 lookbook 形式推出,其中早春度假系列(又称 resort 或 cruise 系列)在每年的五月发布,早秋(pre-fall)系列通常在 12 月,以填补“春夏”和“秋冬”之间的空白。   季中系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20 年代。早春料峭时,富人们习惯去温暖的地方度假,而此时最新的春装大都还没有上市,各大服装巨头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便纷纷推出了早春服装的销售以弥补服装空仓期,巧妙地将两个重要的时装季衔接起来。   时至今日,季中系列变得更具商业气息:无论是早春还是早秋系列,都模糊了季节的概念,更适合长时间销售;季中系列更注重实穿性,直接盯准了消费者的钱包。随着西方度假系列的激增,逐渐与国际同步的中国本土时尚品牌也开始探索季中系列的更多可能性。得益于国内对疫情的良好控制,消费者信心指数保持乐观,Ontimeshow、Tube showroom、Dadashow、时堂、Ryodan showroom、Alter showroom 等本土展会和订货平台纷纷加入补充季的队列,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季中爆发。   创立于 2014 年的 Ontimeshow,在 14 季的洗礼下亲历了中国时装产业的蓬勃发展,如今,Ontimeshow 的专业观众从创业初期的 300 余人增长到 20000 余人,并拥有超过 11000 位专业买手积累。   Ontimeshow 创始人顾叶丽表示,今年以“新场地、新时间、新货品”为理念首次亮相的 Ontimeshow Resort 早春展会,正是 Ontimeshow 迈向“一年四季展会”的重要突破。“在快节奏的互联网时代,人们对新鲜的设计有持续的期盼,在传统的两季间加入过渡性季节的服装展示,不但能为品牌创造更多曝光机会,更是绝佳的商业收入补充。” 顾叶丽告诉 WWD China,超过 2350 位买家参观了 32 个品牌的展示,其中50%的品牌销售度假系列。Ontimeshow 旗下的 ROOMROOM showroom 为期四天的早春订货会定向应邀 120 组买手,最终成单 240 单,成单率甚至超过秋冬系列。   聚焦于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的 Tube showroom 也开始着手为个别品牌举办早春早秋系列的订货会,近期参与早春订货的中国设计师品牌有 Ming Ma 和 STAFFONLY。   Tube showroom 创始人 Zemira 表示,得益于零售端口的迅速成长,买手也在摸索适合自己店铺与消费者的货品构成与采购计划。近年来,从 Tube showroom 的采购表现和媒体露出来看,中国消费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购买年轻本土设计师品牌,这也让一部分有准备的品牌在商业上有所建树。以 Calvin Luo 为例,2020 至 2021 年全渠道营收规模可达上亿,横向对比,与法国设计师品牌 Jacquemus 或处于类似量级。   Ryodan showroom 的销售与品牌部经理 Huaichin 对季中系列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表达了见解:“受疫情影响,很多买手无法到国外订货,更多的采买预算留给本土的 showroom 和品牌。相应的,中国消费者无法到海外旅行购物,也将消费留在了国内。” Huaichin 表示,对于国内买手及零售端来说,早春系列其实只是变相对于秋冬系列的“补货”,哪怕没有早春系列,买手及店铺还是会持续对秋冬系列进行补货,来满足国内的高需求。早春及早秋系列的出现,是对于春夏及秋冬主系列补货需求的系统规范及统一。从 Ryodan showroom PS22 及 PF21 的反馈来看,订货规模与主系列规模几乎齐平。中国时装市场或已经做好了一年四季订货的准备。   同样在补充季订货会收获颇丰的有第二次举办冬展的时堂 showroom。它在去年首开“Winter+”展会,彼时恰逢全国疫情刚刚纾解、传统时装周订货会还未顺利开展之际,时堂的“Winter+”模式让当时参加展会的许多品牌和设计师都迎来了一波不小的爆发。   在去年“Winter+”展的成功铺垫下,今年的时堂冬展共接待了 6422 名观众,同比增长近 75%,高达 54% 的展出品牌为首次参加;从订货结果来看,ACFN、Fenggy 等设计师品牌均收获千万级别的订单,像 13De Marzo 这样的当红潮流设计师品牌,现场订单更是突破 3000 万元。由此可以看出,时堂冬展的价值不仅仅是一次补充订货,它还通过更加精准的观众构成,加强了品牌与买手间的深度沟通。   并非所有品牌都适合搭上“一年多季”的顺风车,一位刚创立不到两年的独立设计师主理人表示,初创品牌规模较小,能够顺利完成一年两季的传统发布已实属不易,暂不考虑高需求的度假系列。   上海时装周 MODE 展负责人张洁与多方买手和品牌方进行了交流,了解到目前情况是,很多品牌特别是中小型设计品牌,在主订货季中间主要还是在做一些热销产品的款式增补,以及根据市场空档出一些胶囊系列,研发和生产的压力都不算大。这与海外体系及规模化品牌所做的四季订货并不相同,如果真正做到四季订货,品牌在面料采购、产品设计及供应链协作方面都要达到更高要求,并非能够一蹴而就,特别对成长型品牌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Tube showroom 补充道,Tube 生态中的众多品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先行一步的成熟品牌更具经验和主动性。Ryodan showroom 也表达类似观点:大部分代理的海外品牌还没有适应国内突然出现的高需求,基本上依旧保持一年两季的习惯,或以线上订货的形式作为补充。早早着手准备早秋、早春系列的品牌,往往具有品牌口碑较高、设计风格成熟、在海外有一定市场份额的特点。   成立五年半的时装品牌 STAFFONLY 今年迎来首次早春订货会。品牌主理人之一周师墨表示,早春/早秋系列刚好处于主季度出现的间隙,而它们在顾客面前出现的时候也是大家购买欲望高涨,新的设计和形象被需要的时刻。STAFFONLY 的早春系列更像是主系列的前瞻部分,与主系列共享大主题和灵感版,但在考虑季节和商品属性时候,会更多顾及消费者假日穿着的偏好。   据了解,来参与 STAFFONLY 早春/早秋订货的往往是在主季节系列已有稳定合作的买手。由于在上海做早春订货会,上海以及周边城市的买手更容易安排行程现场参与,STAFFONLY 也会主动向无法到场的买手提供视频、图片等补充资料。“早春订货会收获的不仅仅是订单,更重要的是大季之前提早得到买手的反馈,这对接下来主系列的设计进程来说至关重要。”   顾叶丽从品牌端、买手端两方面辩证地剖析了“一年多季”订货的重要性:从品牌端看,一年四季的展会频率有助于品牌分摊开发上的压力,同时刺激品牌创新力。鼓励品牌在维持其设计基因的前提下做品类拓宽或不同风格的尝试,有助于品牌结构性成长;从买手端看,一年四季的展会节奏对于在传统两季主展会期间仍在观望或者筹划转型的渠道来说,是一个绝佳的货品补充机会。   换句话说,小波段订货有利于降低风险,避免现金流积压。即使在买货预算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依旧能够帮助其平衡资金货品结构。特别对于部分本身会参与海外订货的买手来说,他们本身就会跟随欧洲时装周一年四季的节奏,疫情之下,国内订货会早春和早秋系列的出现十分必要。   在不少品牌正在努力追随“一年四季”的步伐时,已经有一些品牌着力于开拓盛夏、深冬系列,这代表品牌一年可以做六季。显然,随着“即展、即看、即买、即穿”趋势的兴起 —— 6个月的“空窗期”实在太漫长了,越来越多的品牌不再将时装发布视为“预告”,而是即可能够进行销售转化的载体。无论是越来越火的一年多季发布、随处可见的快闪销售,亦或是打破物理空间的全年线上订货,品牌真正的关心还是如何将产品快速地卖出去。   至于一年四季订货的趋势,正如上海时装周MODE展负责人张洁所述,国内消费市场目前正处于快速变革时期,品牌的发展路径也趋向多元,作为平台方应致力于搭建专业化、具有实效性的生态体系,提升营商环境,厚植发展土壤。   图片来源 网络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


Powered by DC 中文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